相信大家都聽過潘安邦的《外婆的澎湖灣》,今天所分享的《澎湖頌》,您聽過了嗎?

 

先民刻苦渡海來,甲天借地,

日頭當中歡喜多,雖然有時風透海湧大,雖然有時會風寒;

風調雨順來保庇,謝天甲地,

民風善良好做伙,阮是海風吹大漢的澎湖人,

阮兜是海洋的故鄉。

澎湖的風,澎湖的風,有咱同款的寄望,

澎湖的風,澎湖的風,天星伴阮大漢。

天人菊花開滿全島嶼,澎湖是海洋的故鄉。

 

  《澎湖頌》是鄭智仁二○○四年的創作,由萬益嘉編曲。澎湖又名「菊島」,島上特有的天人菊不畏風寒日曬四季開花,而「澎湖頌」便是要傳達澎湖人刻苦耐勞、堅毅不拔的生命特質。鄭智仁親自將珍貴作品「澎湖頌」手稿贈予縣府,期盼善用更多元的方式表現澎湖頌,透過優美的詩詞旋律,讓更多的人感受澎湖的海水、海風、玄武岩等獨特魅力,展現出澎湖海洋、土地與人民整體的內涵與精神。 ( http://www.phsea.com.tw/travel/index.php/%E6%BE%8E%E6%B9%96%E9%A0%8C )

  《澎湖頌》,描寫著澎湖人對土地的敬愛與眷顧。夏日的澎湖,每天伴著烈焰的太陽,這樣熱情的陽光,數多年來不知燙傷了多少觀光客,澎湖的農漁民們為了保養他們美麗的肌膚不受豔陽和風沙的傷害,平日工作時,總用帽子和布遮住頭部和臉部,只留下眼睛。這樣有如忍者的變裝獲得了一個神祕的封號──「蒙面女郎」。順帶一提,澎湖除了海產新鮮,當地產的落花生、紫菜和番茄可是台灣數一數二好吃的呢!以下是關於蒙面女郎的報導:

赤崁採拔紫菜 蒙面女郎是主角

蒙面女郎 ●採紫菜的婦女以特殊面貌─蒙面女郎打扮登島採擷。(宋國正攝)

  白沙赤崁村採紫菜行動,若生長良好一年可採二至三次,首次採擷皆擇於農曆春節前夕發動全村村民登島採拔,昨日是今年首次出擊,從每個全副武裝的模樣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當地婦女以「蒙面女郎」特殊面貌的打扮出現在人群中。
  本縣早年農村為養家糊口,居民大都種植花生、玉米、地瓜、高樑等農作,而有些民宅附近的耕地,則以硓古石砌成風牆來裁種花生、玉米、蔬菜、水果以供冬季休耕時做為佐食之用。由於早年科技不發達沒有保養品長年供年輕女郎保養皮膚,為保有嫩滑又潔白的肌膚,當時的女孩上山下海皆戴上草笠蒙著面在工作,即是澎湖聞名全台的「蒙面女郎」。
  除了上山蒙著面工作外,每年赤崁採擷紫菜時,婦女也都手持網帶,並以蒙面特殊面貌登島採拔,根據當地村人說,早年姑婆嶼採紫菜時,依規定所有前來採拔村人,須站在離紫菜生長區前方約百公尺處,聽候一聲槍響全村民眾一齊向前衝陣,當時登島採拔的婦女、小姐全都蒙著面,顯現出當年壯觀的景象。(記者宋國正報導)。( http://www.penghutime.com.tw/newsdata.php?no=10010448 )

 

  中央旅社特別servise!五代目:恩恩和望望,在媽媽的陪伴下,正在音樂的世界學習。正在就讀音樂班的他們,將推出兩小無猜的《澎湖頌》二重奏版!

五代目第三和第四.jpg 

2000年,恩恩和望望,攝於四眼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yhot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